地下车库防排烟设计-龙8国际

地下车库防排烟设计

发布时间:2020-08-10 15:04:00

地下车库通风的目的是在车辆启动时,将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稀释到允许的范围内。目前,确定地下车库排风量的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根据换气次数估算;另一种是根据稀释有害物质至卫生标准所需的总通风换气量。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co、no、少量汽油和热量,主要是co和no,而用c0计算的总通风换气量可以将no稀释到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。在这里,我们将重点放在估算上,这也是我们设计中常用的方法。主要有两种方法:

地下车库通风的目的是在车辆启动时,将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稀释到允许的范围内。目前,确定地下车库排风量的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根据换气次数估算;另一种是根据稀释有害物质至卫生标准所需的总通风换气量。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co、no、少量汽油和热量,主要是co和no,而用c0计算的总通风换气量可以将no稀释到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。在这里,我们将重点放在估算上,这也是我们设计中常用的方法。主要有两种方法:

a、 车辆出入频繁的商业建筑,换气次数为6次/h;

b、 进出一般建筑物的车辆应选择5次/l1换气;

c、 车辆出入频率较低的住宅,换气次数为4次/h;

d、 层高3米时,换气量按实际高度计算;层高≥3米时,换气量按3米高度计算。

e、 车辆出入频繁的商业建筑,每辆车选择500m3/h;

f、 进出一般建筑物的车辆,每辆车选择400米;

g、 对于车辆出入频率较低的住宅建筑,每辆车应选择300 mm。

一般来说,地下车库的层高在3m以上,按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计算,两者的风量基本不相等。一般选用双速风机低速排风,以满足排风量相对较小的要求。当火灾发生时,为了满足较高的排风量,开始高速排风,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一些消防部门不允许这种做法,因为双速风机常年低速运行,而高速风机由于缺乏运行维护,无法及时发现故障,所以系统可靠性相对较低。无论排烟量与排烟量有无较大差异,建议选用消防高温排烟风机或离心风机。当所需排风量较小时,值班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启动一段时间,达到稀释有害物质的目的。

通过“送风机、送风管、出风口”送风方式和“出风口、排风管、排风机”排风方式实现。当然,排气系统可以和排气系统结合在一起

第二个,此时防火阀是烟和防火阀,排风机是烟和排风的组合风机。该通风系统存在以下问题:

(1) 当风管通过梁下时,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。如果要保持足够的净高,就需要增加土建的层高。

(2) 风口的布置不太可能很密,出口风速也受到一定的限制,在有风口的地方气流很快,而在拐角处和一些拐角处,室内空气比较静止。这样,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质就会停滞。

(3) 大面积车库通风系统长,风道断面大,不可避免地与消防喷淋管、电缆桥架、电线管等交叉,不易处理,也影响车库的外观。

它是一种新型的通风系统,主要由送排风机、几种射流诱导通风设备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。该系统不配备正常的通风管道系统,而是由多喷嘴引导设备代替。设计原则是按照一定的布置规则,在通风的空气空间内布置多个射流导向装置,利用多个射流导向装置的射流范围,实现室内气流的中继传输和对周围空气的卷吸和诱导作用,使通风空间内的空气气流方向,进风机的风量将分布在每个房间的转角处,形成从进风口到排风口的定向强制气流,达到通风排污水的目的。同样,地下车库通风采用射流导向系统时,还应设置排烟系统,一般应专门设置。排风机与排烟风机合用时,排风机吸入口应装设三通。三通的一侧应直接安装排气口,以排出车库内的空气。另一侧与排风管连接。两侧设消防信号控制的电动阀门。正常情况下,应打开一个电动阀,从排气口排出空气。发生火灾时,另一电动阀打开,排气口打开,排烟。此时,排气口由电磁阀关闭,喷射导向通风系统具有以下优点:

(1) 由于空气射流的诱导和卷吸作用,整个空间由空气驱动,消除了空气停滞的死区,有效防止了污染物(如汽车尾气)的积聚,取得了较好的通风效果。

(2) 系统简单,施工安装方便,缩短了施工周期,节约了安装成本。

每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,排烟口与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,设置防烟el,使烟气流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,并应设置在天花板或天花板附近的墙壁上。有吊顶时,排烟口上部应靠近或设置在吊顶上;无吊顶时,应设置在挡烟墙上方、结构梁下方。排烟口常闭,火灾发生时只打开防火楼层防烟分区的排烟口。当排烟口或排烟阀打开时,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启动。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。

一般火灾时可用送风机作为补风机。进气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%。对于喷射式通风系统,当有火灾信号时,切断引风箱电源,关闭引风机,启动引风机补充空气。

长话短说。多层地下车库通风、防排烟设备的布置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。地下车库的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具有重要意义。我们必须注意它。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,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,_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。